主页 > 经典语录 > 正文

一篇描写乡愁的散文《一抹乡愁》

2024-04-17 14:01:10 来源:庙堂文学 点击:0
这是一篇描写乡愁的优美散文,散文内容充满对故乡的情怀和亲情的眷恋。乡愁,不仅给作者带去许许多多的美好回忆,同时如同镶嵌在作者窗前的一轮明月,又像流淌在作者心头的一条河流,既温馨幸福,亦愁肠百结…… 【优美散文】 一抹乡愁 作者:戢觉佑 随着年龄的增长,那一抹乡愁,如同汹涌的河,犹如澎湃的海,时时在我的心底,奔流着、萦绕着…… 何谓乡愁? 乡愁,是母亲的味道。据说男孩的基因移传百分之七十来自母亲。我不但长像和性格像母亲,奇怪的是两根小手指都一模一样。不怕笑话,我爱人说我年轻时,身上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,实际是奶香味,即母亲的味道。说到母亲的味道,我喜欢母亲做的饭菜。她煎的鱼、汆的丸子、烧的红薯粉,炒的辣椒和豆豉爆肉。特别是用腊猪油炒的青菜等等,更是难以忘却。记得儿时家里很穷,肉一年也吃不上几次,就是平日油盐少的饭菜,只要是母亲做的都有一种特殊的香味,都非常好吃。故此,印象特别深刻,甚至梦中都流口水。母亲烧的红薯丸子那叫一绝。她先把红薯粉放在锅里炒出香味,炒出淡淡的鱼肚色和清香,用开水调和趁热用手搓成丸子,把丸子放在蒸锅上蒸上一会,然后再同肉一起烧。起锅前放入少许青蒜,出锅后的丸子,油光闪亮,糯糯的、香香的,松软可口。 几十年来,我一直寻找,虽然时常也解了嘴谗,但从未找到留在心里的那种味道。记得,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母亲炒菜,其实看炒菜是假,想吃腊猪油渣是真。偶尔家里来客人,母亲都会拿出藏着的腊猪油,将锅烧热,把猪油放在锅里煎。每当听到滋滋响声,油开始融化,香味也随之溢出,早早立在灶台边的我,此时瞪着圆溜溜的眼睛,迫不及待地伸手在锅里抢猪油渣。 母亲用手敲打我,并大声喊着“这孩子,小心烫着”。尽管油渣烫手、烫嘴,但过不上,那焦焦的、脆脆的、香香的味道巳经让我忘了一切,根本顾不上烫了。几拾年了,只要想着还流着口水,有时梦醒时,枕巾已湿,或许这就是母亲的味道,难以取代和难以忘怀的味道。 母爱无边。母亲虽然不是出身豪门,也算富贵人家的千金。她识文认字,美丽善良,处世内方外圆,贤良十里八乡。父亲当了30年的村长,名扬乡里,深受村民的拥护,因为在他的身后有位甘于辅助的伟大的女性。我们作为她的儿女,虽然没有多大的出息,但做人做事从她身上学到了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吃亏是福等道理。我自幼喜欢唐诗宋词也与她平日的熏陶有关。母亲为祈求父亲的徤康宁可终身吃素,每逢初一、十五都到庙里烧香求佛;为儿女成才她含心辛如苦,默默付出,长年在油灯下逢补;为接济乡邻,她在家中收养逃荒落难和要饭之人,认她们为女、为孙,送她们上学,教他们手艺。从父,从夫,从子,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这些传统美德,自幼教育和感化了我们。俗话说一位女性感化三代人,至少我会把母亲的品质传给我的儿孙。 乡愁,是最难忘父亲的艰辛。跟父亲到河边去看捉鱼,是我甜密和心酸的回忆。我的家乡地处长江和鄱阳湖交汇处,水系和水产非常丰富。冬日下河捉鱼是父亲弥补家用和供我们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。每年的冬日,趁农活不多,父亲经常三更起床,到十多公里外的大山上砍一担柴,中午到家葱葱吃完饭,把柴挑到镇上卖了,然后去湖里或港叉捉鱼。跟父亲去卖柴和看父亲捉鱼是我儿时最高兴、最荣耀的事。因为父亲是捉鱼的高手,每次都比同伴捉的鱼多。家乡的冬日很寒冷,尤其是湖水冰凉刺骨。父亲从不主动邀我去,甚至不让我去,但只要我知道,也会悄悄地跟去。 到了捉鱼的地方,我在岸边拾些干柴草,等父亲上岸时生上火,好让他烤火取暖。父亲每次下水约半小时上一次岸,看到父亲从鱼篓地倒出来的鱼,我高兴的手舞足蹈;看到父冻得通红和浑身发抖的身体又感到着急和害怕。从我记事起,父亲几乎每年冬天都这样。父亲到底捉了多少鱼,卖了多少钱,我不知道。但我知道,我们兄弟姐妹多,吃的、穿的不比村里同龄孩子差,受到的教育却比别的孩子早而且好。我五岁就在外婆村里读了私熟,百家姓、三字经、增广贤文、论语,我七岁前就会。说句笑话:“吃鱼也能出真知”,如果把我的眼眼蒙上,只要是淡水鱼,我只要尝一尝就能说出其品种,且都八九不离十。 父亲死后我曾暗暗发誓不吃鱼,因为每每吃鱼都会带来既甜蜜又心酸的回忆。但坚持不住,见鱼就想吃,已是凭生一大嗜好,亲朋好友都知道我爱吃鱼,只要我参加鱼必不可少,这可能是父亲特意留给我的念想吧!替换值 父爱如山。父亲勤劳善良,坚强执着,甘于奉献,敢于担当,是我人生一部厚重的教科书。故此,我爱人常提醒我,应好好向父亲学习。父亲常给我们讲的是爷爷奶奶的故事,讲着讲着就泪流满面。父亲养儿育女的方法是以身示范,身教重于言教。我是家中调皮淘气的孩子,父母给我的外号是“天上人”。在我记忆中挨只挨过父亲一次打,是为村里人除恶,带着小伙伴们杀了邻村军属家的一条咬人的恶狗。父亲为教育我,打了我一次,也是唯一的一次。对常人讲挨打是痛苦的,对我却是幸福的,因为仅此一次,而且让我明了事理。父亲让我们感动的是坚强、执着、奉献和责任。他最大不过是当了数十年的村长,乡亲们从内心对他敬重,至今还念叨他。他30岁患肺结核,为养育我们从不支声,经常披星戴月,一直带病劳作,直至死时我们才知道,他的肺功能只有二分之一,心脏却比常人大一倍。他历尽千辛万苦,用血肉之躯和全部生命成本,养育了6个儿女,支撑了一个幸福的家,一个充满希望的家,当了全村三十年的领头羊。 父亲去世三十四年,母亲去世二十四年。几十年过去了,他们慈祥的面容,像一幅幅定格的画面,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。他们虽然是极为普通、极为平凡的农民,他们勤劳、善良、淳朴、仁爱、积德修身的风范,为我树立了精神上不朽的丰碑。使我懂得了为人之夫、为人之父应尽的责任和担当;使我懂得了立身做人要诚实守信,宽厚仁爱,助人为乐;他使我懂得了做事要勤奋执着,追求卓越,遵纪守法,甘于奉献,敢于担当;更使我明白了勤劳者收获,自強者恒強,自佑者天佑,行善者路宽,爱的深处是一种寄托和责任。父母并没有离我远去,而且无时无刻不在陪伴着我,激励着我。 乡愁,是儿时一起嬉笑打闹的玩伴。我们村子不大,全村不到四十几户人家,与我一般大小的男孩,村里有十来个且玩得非常好。大家一起上学,一起牛背放歌,一起下河游泳,一起玩泥球堆雪人,一起掏鸟窝躲迷藏。每年的端午节一起看龙舟赛;每年的中秋节一起垒宝塔拜月亮;每年的正月初一,一起放鞭炮拜大年,长大后各自揣着梦想天各一方。几十年过去了,每当电话聊起,仍历历在目,记忆犹新,并充满着儿时的幸福和开心。说起乡愁和牵挂,他们在心里自有很重的份量。 乡愁,是对故乡的情怀和亲情的眷恋。我十分喜欢元代诗人马志远的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”。我更喜欢八十年代初张明敏唱的“我的中国心“河山只在我梦萦,祖国已多年未亲近,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——流在心里的血,澎湃着中华的声音,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”。这些诗和词其笔下的乡愁,是生生不息,从古至今涌动在我们民族血脉里的对故乡的惦念,是一种无法抛却的如同落叶归根的真正情愫。人不能忘本,更不能忘了根。吾是什么地方人,吾是谁的子孙?有了这些情怀和眷恋,就有了立身做人,厚德载物,追求梦想,百折不挠精神;就有了热爱祖国,热爱家乡,改革创新,拼搏奉献的民族之魂。 乡愁,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美好回忆,她是镶嵌在我窗前的一轮明月,她是流淌在我心头的一条河流,既温馨幸福,亦愁肠百结…… 【作者简介】 戢觉佑,江西人,1952年出生,原海军后勤学院院长,海军大校军衔,曾先后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、国防大学基本系指挥员班、军事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班、俄罗斯国家武装力量军事后勤与运输学院、库兹涅佐夫海军学院高级研修班。多年来从事军事后勤理论研究,共出版包括《俄罗斯海军战役与战术后勤》《美军后勤理论与实践》等多部专著。 *感谢您浏览爱文网散文精选栏目,欢迎给爱文网散文精选栏目投稿、留言、评论。

河南哪里治疗癫痫好

郑州治疗癫痫有哪些医院

郑州癫痫病重点专业医院

郑州专业治疗癫痫病医院排名

郑州能治好癫痫病的医院在哪里